在河北省涿鹿县城西黄阳山南麓,保宁山(俗称塔山)半山腰,有一处香火延续了数百年的道教圣地—龙王堂(又称龙王庙),龙王堂主殿供奉三尊龙王圣像,一男二女,传说是张氏姐弟三人坐化而成。每年农历六月初六,山上都会举行龙王庙会,并请晋剧戏班在深夜唱戏祭谢神灵。
传说唐太宗北伐,被敌人追赶,跑到此山,敌人为逼他出来,便放火烧山。火势凶猛,眼看就要引火烧身。唐太宗等人遂跑到龙王庙里,正在这时候天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,将山火浇灭,把唐太宗救了。后来唐太宗便御封张氏姐弟为“安济夫人”、“顺济龙王”,此庙敕为“护国龙王堂”。
龙王堂在悬崖中间有一天然形成的山洞,名为水晶宫。水晶宫的水洞常常盈而不溢,玉盆长满。民间有疾者,来取其水,能医治百病,谓之“圣水”。据我爷说以前庙里有“坐宫像”和“行宫像”,坐宫像是在龙王堂永久供奉的,行宫像是可以被抬到不同地方的。 后来保安州民每遇天旱,人们便会来祈雨,将龙王请到村里,给龙王唱戏,村里便会下雨,焦禾得以滋润,十分灵验。
灵境寺位于保宁山顶,寺院后山上建有砖塔。因无碑铭及文献记录,不知建于何时,清朝保安州人杨养正著有《塔山记》中还提及到该寺,现在寺庙与塔均已毁坏,只残存几片寺墙与塔基,从现存的寺庙遗址来推测该庙当时建筑规模应该不小。据说寺庙前掘有七口水井,名为七星井,但我只找到二口,井水清凉甘甜。据《保安州志》记载:永乐年间,神僧建塔山巅,凿井七泉,明三暗四。
保宁山背后悬崖峭壁处建有三阳洞,据说黄伯阳、吕纯阳、张紫阳等高道都曾在此修行,洞口门楣上砖雕有“老祖古洞”、“玉皇大帝”等楷书匾额。据洞内石碑记载,三阳洞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间重修过,更早之前建筑年代未知。
三阳洞内幽暗深隧,不知究竟有多长。《保安州志》记载:“三阳洞……其深无穷……明万历间,上谷好事者篝灯糇粮,行三日夜,遭风水震荡,心动而返。”洞有二层,并筑有火炕,神位等,洞内部分通道被用砖石封住。现在古洞仍保存完好,并偶有佛道的修行居士在此暂住。
部分文字来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