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五岳真形图》,道教符箓,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,有免灾致福之效。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有此图的碑刻。
《五岳真形图》,是道教真形灵图中的重要部分。东晋葛洪祖师在《抱朴子·遐览》篇就曾有过描述:“道书之重者,莫过於三皇文,五岳真形图也。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,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。”这时的五岳真形图,主要作用是护身保命之用,“能辟兵凶逆,人欲害之者,皆还反受其殃”。
五岳真形图主要使用者是山中修行的道士:“道士欲求长生,持此书入山,辟虎狼山精,五毒百邪,皆不敢近人”。“故世人能佩此图渡江海、入山谷、夜行郊野、偶宿凶房,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,悉皆隐遁,不敢加害。家居供奉,横恶不起,祯祥永集。故此图不独用为佩轴,家居裱成画图,安奉亦可……”。
五岳真形图,主要是山中修行的道士携带此图入山,或渡江海、夜行郊野、偶宿凶房,据说,它可以将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,悉皆隐遁,不敢加害。也有人将其供奉在家中,用来辟邪之用。
东晋末年,上清派的《汉武帝内传》则进一步介绍了五岳真形图的神奇妙用,称“因山源之规矩,睹河岳之盘曲,陵回阜转,山高垅长,周旋委蛇,形似书字。是故因象制名,定实之号,画形秘于玄台,而出为灵真之信。诸仙佩之,皆如传章”,成为神真的信物,传道的神物。
从作用来看,这时期的五岳真形图可以“家有蓄图者,善神守护其家,众邪恶鬼、灾患疾病,皆自消灭也。
《抱扑子》:“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,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。其山中鬼魅精灵、虫虎妖怪,一切毒物,莫能近矣。
故世人能佩此图渡江海、入山谷、夜行郊野、偶宿凶房,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,悉皆隐遁,不敢加害。
《五岳真形图》中所绘制山脉的高低起伏形状和走向,采用的是类似于现代的等高线地图绘制的思想和方法,汇集了两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地图学的成就,对于中国地图学史和历史地理学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。
五岳真形图概说
盖闻,乾坤之内,五岳者谓之神。五岳之中,岱岳为其祖,莫不应其造化。生于混沌之初,立自阴阳,镇乎乾坤之位。且五岳者,古经云“分掌世界人间等事”。
东岱岳泰山,乃天帝之孙,群灵之府也,在兖州奉符县,是成兴公真人得道之处,长白、梁父二山为副。岳神姓岁讳崇,封号“天齐仁圣帝”。岱岳者,主于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,兼注贵贱之分、长短之事也。
西岳华山,在华州华阴县,是黄庐子真人得道之处。终南、太白二山为副。岳神姓姜讳垒,封号“金天顺圣帝”。西岳者,主世界金银铜铁,兼羽翼飞禽之事也。
南岳衡山,在衡州衡山县,是太处真人得道之处,潜山、霍山为副。岳神姓崇讳覃,封号“司天昭圣帝”。南岳者,主世界星象分野,兼水族鱼龙之事也。
北岳恒山,在定州曲阳县,是长桑公真人得道之处,天涯、崆峒二山为副。岳神姓晨讳咢,封号“安天元圣帝”。北岳者,主世界江河淮济,兼四足负荷之类,管此事也。
中岳蒿山,在西京河南府登封县,是寇谦之真人得道之处。女几、少室二山为副。岳神姓恽讳樊,封号“中天崇圣帝”。中岳者,主世界土地山川谷峪,兼牛羊食稻之种,管此事也。
封号:
东岳太灵苍光司命真君。
南岳庆华紫光注生真君。
中岳黄元大光合真真君。
西岳素元耀魄大明真君。
北岳郁微洞渊无极真君。